三忙與優秀職場人.jpg

常常有學員問我:「他很努力在處理工作上的問題,但總覺得好像淪入問題漩渦;事情、問題不斷接踵而來,不只耗費心力與時間,還得不到老闆的讚許,甚而被老闆責罵,進而進入了所謂的三忙陷阱裏:忙碌、盲目、茫然。」可能您也有類似這樣的困擾。在討論這個問題前,我們先來了解一下,同樣每個人一天都是24小時,但為什麼有人面對工作能游刄有餘,工作與生活能兼顧,且總是能屢建奇功,贏得賞識,而我們卻在三忙陷阱裏走不出來?這就要回到這狀況最源頭:您是不是具備了「問題意識與正確解決問題的能力」。在三忙陷阱中的人,主要呈現出了幾個現象:1. 坐等問題、2. 直覺判斷、3. 不假思索就動作、4. 沒有檢核或覆核的習慣。什麼叫做【坐等問題】?相信您可能也有過類似的狀況,明明現在有空可以處理,但因為事情的期限還未到,不急,因此就先擺著,等到事情急了要處理時,突然又來了一堆突發狀況,結果搞得自己得加班處理,而事情的處理品質也降低了。這是一種狀況;另一種狀況則是習慣性的對問題視而不見,習以為常,或者故意掩蓋,結果當問題暴發時才措手不及,倉惶因應,因而衍生更大的問題。第二點是過於直覺判斷,不去求證與分析根本原因,因此做出來的處理往往是治標不治本。第三個現象是不假思索就動作,這就像是無頭蒼蠅,沒有計劃,不動腦袋,結果愈做愈偏,結果就是搞錯方向,徒耗精力。最後就是沒有檢核或覆核的習慣,因此除了跑偏而不自知,經常陷入重工或返工的狀況,甚至於把問題愈處理愈糟糕之外,還常因為處理過程中的小瑕疵,影響了個人在老闆面前的整體評價。而優秀的職場人則呈現不一樣的特點;首先,他們會主動發掘問題,制作計劃,有序的將問題處理於發生前;2. 他們可能也依賴直覺,但會更進一步去確認直覺的正確性,從而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,對症下藥;3. 在行動前考量可能的風險,進而做出完整的計劃後再行動,以提升問題解決的成功率;4. 在過程中,懂得檢核與覆核,確保過程的進展能產生符合預期的成果。因此,他們能更快更好的取得預期的成果,有效的解決問題,展現價值。因此,一個聰明的職場人,一定要保持學習的習慣,不斷提升自我的能力;另外,要記得用腦子在工作上,不要遇到事情就用直覺反應,多想一下再動手。相信你能在職場上逐步提升,展現價值。

文章標籤

藍迪老師(潘英杰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生涯規劃不是「選工作」,而是「經營人生」

生涯規劃不是「選工作」,而是「經營人生」

藍迪老師(潘英杰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«1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