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片由DALL-E 3 提供
從主管視角看「能者多勞」
上期跟大家從"員工"的視角看「能者多勞」這句話。這期讓我們用另個視角"主管" 的角度,來跟大家聊聊,主管如何看待「能者多勞」的現象。不過,在進入正題前,我們要先立個前題:我們只討論「認同部屬有能者多勞困擾的管理者」。因為有些管理者基於個性等可能原因,從來就不願認同或承認部屬有類的困擾,這樣的管理者並不在我們本篇探討的範圍內。
讓我們進入正題。
首先,我要點出,部屬的「能者多勞」現象,是主管所造成的。
我並不認為主管是故意的,極有可能是潛意識下造成的結果。
讓我來解釋一下這個狀況:
小王跟小李是你的部屬,兩個人同崗位、同樣月領三萬五。小王做事認真細心動作又快;小李做事同樣認真細心,但動作緩了點;兩個人都能保證提出成果的品質,絕對對的起薪水。但通常狀況是,在同樣的時間下,小王可以完成的工作數量是小李的三倍。今天你是主管,手上有一大堆待處理的工作,請問,你會下意識的把工作往誰身上倒?肯定是小王吧!小李沒啥不好,但你"急"。所以小王就成了「能者多勞」的主角。你是個有良心的主管,深知「多勞應該多得」的道理,所以你在績效獎金上動了點工夫,小李給一萬,小王給三萬。表面上「多勞多得」,實際來算算,小王拿六萬五,小李拿四萬五。小王多了近45%,但產出是小李的三倍。多勞多得?公平嗎?我知道你也想給小王再多點,但很抱歉,在你的權責範圍內是做不到的。
這就是我所謂的"部屬的「能者多勞」現象,是主管所造成的"。很無奈,主管的良心會痛… 但現實好像就是這樣。
難道主管就只能每天過著這樣良心煎熬的日子嗎?阿里巴巴的馬雲曾說過:「一個人會走,只有兩個原因。一是錢沒給到位,二是心委屈了。」這段話,或許能給主管們一些啟示。小王之所以沒拿到相對公平的物質獎勵但還不離開,原因很可能在於"心不委屈"。我們知道,激勵的手段分為物質激勵與非物質激勵,而非物質激勵又可以分為兩種來源,一是員工自發性的感受,二是來自於外在給予的感受。先從員工自發性的感受來說,有沒有可能小王其實某種程度上也在享受"能者的光環"(如果不是能者,還沒機會多勞呢!)? 那什麼叫做"來自於外在給予的感受"?例如,同事說"你好利害,這麼快就完成了"、主管說"小王,不錯,幹的好"諸如此類的。尤其是來自於主管的讚許,大概都可以讓小王一整天心裏都美滋滋的。來自外在給予的良好感受能有效彌平物質上的不公平感。所以聰明的主管,你應該就懂得要多運用關愛的眼神跟親切的噓寒問暖讓小王感受到"我的努力老闆都看在眼裏"。
然而總是用這種打雞血的方式來對應優秀的員工,長期來說,不是好事。因為:
(1) 主管有時一忙,難免會少了關懷員工的舉止;
(2) 人的需求會變,而如你沒即時的體察到變化,自然容易讓員工心生不滿;
(3) 情緒跟外在環境的變化都可能造成影響。
這類的員工最怕的是,有天他心中覺得委屈了,很快就跑了。因為"反正我有能力,還怕找不到比這裏更好的工作"。
所以給主管們應對部屬「能者多勞」問題的建議:
- 設法從薪資福利結構上進行合理的調整,盡可能的實現多勞多得
- 進行後備人才的培養,降低人才流失的影響
- 改善優化相關作業流程,提升小李之類人才的工作效率
- 塑造團隊中良性的競爭,鼓勵員工向小王之類人才學習與趕超
如能從上述幾點建議去思考著手,相信能加速打造你的高績效團隊。
我是潘英杰老師,提供您解決職場問題的跳脫框架思路,咱們下次見。
留言列表